司太立公司简介和消息
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以“聚合生命能量,呵护人类健康”为经营理念,不断丰富X射线造影剂系列产品,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的产品有碘海醇原料药、碘帕醇原料药、碘佛醇原料药、碘普罗胺原料药、碘克沙醇原料药等。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碘海醇原料药已获得欧盟CEP证书和日本登录证。在喹诺酮类系列原料药方面,公司在左氧氟沙星系列产品杂质分离及合成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长期着眼于X射线造影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自主研发能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月11日讯 今日,司太立(SH:603520)发布公告称,与上海研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诺医药”)及其原股东共同签署了《增资协议》。
本次增资完成后,上海研诺医药注册资金由原500万元增至543.47826万元。公司拟出资2000万元(其中43.47826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将持有增值完成后上海研诺医药8.00%的股份。
上海研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从事高端制剂研发的科技型企业,专注于创新复杂注射剂的研发与商业化,聚焦肿瘤、造影和麻醉领域,已有多个2.2类、1类创新复杂注射剂完成成药性评价,即将进入临床申报阶段,其核心技术团队有十年以上高端制剂研发、临床、生产及销售经验。现有的药物传输技术平台包括脂质体药物研发平台、白蛋白载体药物研发平台、微球缓控释研发平台及纳米粒药物技术平台,全面覆盖药物传输系统的市场需求,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脂质体、特殊制剂开发、委托研究咨询、工艺放大服务等多种服务。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研诺营收分别为452.96万元、7377.6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45.38万元、501.97万元。
此次投资完成后,双方将在药物研发等多方面开展合作。
司太立股票行情
爆炸事件之后,司太立(603520.SH)股价一蹶不振。截止1月14日,司太立报收于65.99元/股,较事故发生前股价回撤约20%。
压制股价的另一个原因是股东减持。2020年12月19日,司太立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胡健和胡爱敏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978万股,占总股本4%。按150亿市值计算,对应最高减持金额达60亿元。
但即使股价有所回调,目前司太立动态市盈率依然达64.3倍,远超原料药板块平均38.6倍市盈率。司太立作为造影剂原料药龙头,在市场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的背景下,享受了估值的溢价。但面临仿制药带量采购的严峻挑战,司太立的未来难言明朗。
司太立(2021/01/11-2021/01/15)累计涨幅达12.25%,截至1月15日最新股价报收66.79元。本周主力资金流入3.74亿元,流出2.37亿元,主力净流入1.36亿元。其中,超大单流入9389.38万元,流出5008.52万元,净流入4380.86万元。本周散户资金流入10.49亿元,流出11.85亿元,散户净流出1.36亿元。
司太立(603520):布局新技术 迈向新未来
类别:公司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菊颖/胡世超 日期:2021-01-15
事件
公司于2021 年1 月11 日晚发布公告,与上海研诺及其原股东签署增资协议,公司出资2000 万元,其中约43.5 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将持有增资完成后上海研诺8.00%的股份。
简评
增资附带各项限制条款,最大限度保障上市公司利益本次增资对应标的公司整体估值2.5 亿元,以上海研诺2020 年3 季报年化估算,对应PE 49.8 倍。本次增资附带了不竞争条款、优先购买权、共同出售权、优先清算权、反稀释、回购权、优先转让权等条款,最大限度保障上市公司利益。
超声造影剂、新型碘造影剂领域可能具备协同性上海研诺成立于2015 年5 月,主营肿瘤、造影和麻醉领域的创新复杂注射剂,已有多个2.2 类、1 类创新复杂注射剂完成成药性评价,即将进入临床申报阶段,主要拥有脂质体、载药乳剂、缓控释微球、纳米粒药物等技术平台。据上海研诺官网,其具有脂质体、白蛋白载体、微球缓控释等技术平台,能够制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两性霉素B 脂质体、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等已上市药物实验室研究用制剂。
超声造影剂和新型碘造影剂:①基于白蛋白的超声造影剂属于第一代超声造影剂,已为成熟产品,标的公司白蛋白技术可能有助于司太立向超声造影剂领域的拓展;②脂质体技术在新型碘造影剂、新型超声造影剂领域均具备较大应用潜力,碘造影剂方面,将含碘分子包覆在脂质体或乳剂中,一方面可以减弱碘造影剂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延长其循环时间。超声造影剂方面,脂质体超声造影剂在稳定性和回声特性等方面均优于蛋白型造影剂。目前基于脂质体的新型造影剂研究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昆泰曾在2014 年开展聚乙二醇脂质体碘克沙醇注射液I 期临床,但该研究已终止。
未来的全球碘造影剂龙头,布局优势品种替代空间广阔公司当前为国内碘造影剂原料药龙头,具备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业链。全球碘造影剂市场规模约40 亿美元,国内约139 亿元;全球市场较为成熟,增速在4%左右,国内市场仍具备15%左右的潜在增速。据我们测算,公司当前碘海醇、碘克沙醇、碘帕醇原料药的全球市占率分别约为20%、24%、10%,结合公司各募投项目及环评文件梳理,公司远期碘海醇、碘克沙醇、碘帕醇、碘佛醇和碘普罗胺全球市占率将分别达到24%、39%、39%、36%和7%,有望成长为全球碘造影剂原料药龙头。此外,公司也在本部技改项目中布局了20 吨碘美普尔,其凭借碘浓度高成像质量优异以及相对较低的渗透压和粘性,近年来优势逐步凸显。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GE、拜耳、Bracco 等碘造影剂原研厂商市占率仍在80%以上,长期来看存在巨大替代空间。2020 年以来由于疫情对原研厂商供给端的制约,造影剂供需偏紧,实质上加快了国内仿制药对欧美原研药的替代进程。此外,近年来碘价的下滑也将继续增厚公司毛利。
八年磨一剑,向制剂延伸突破天花板,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主营制剂的子公司上海司太立早在2012 年就已成立,持续研发8 年时间后公司首个制剂-碘帕醇注射液于2020 年5 月获得注册批件,此后碘克沙醇、碘海醇也陆续获得注册批件;碘佛醇、碘美普尔注射液预计也将于2021 年获批。2020 年5 月公司与恒瑞医药签署合作协议,在碘造影剂方面与恒瑞建立独家采购、独家供应关系,毛利润55 分成。我们预计司太立2020-2022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7、4.5、6.5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6%、70%、44%,折合EPS 分别为1.08、1.85、2.66 元/股,对应PE 为55、32、2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碘价大幅波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制剂项目不达预期风险等。
司太立(603520):一体化驱动 迎来高速增长的造影剂龙头
类别:公司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金厚/余玉君 日期:2021-01-16
投资要点:
小而美的造影剂赛道,行业格局有望重塑。根据IMS 数据2019 年全球造影剂制剂市场规模54.5 亿美元,同比增长5.21%,2015-2019 年复合增速为6.25%,行业增速有望保持。
行业发展趋势呈现了一定的特点:(1)需求跟随设备保有量增长而稳定增长,且发展中国家呈现更快发展趋势;(2)无创新造影剂品种上市,成熟品种几无迭代风险;(3)从原料药到制剂端都呈寡头垄断格局,2019 年四大原研企业占全球市场77%份额,其中中日韩三国仿制药企份额占比2019 年达到58%水平,而其他市场原研份额仍高达96%,全球仿制药对原研替代空间较大,且趋势渐显,被四大原研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有望重塑。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进入兑现期。司太立深耕造影剂领域,通过加码原料药生产、转型制剂生产销售、开拓制剂出口道路,全球造影剂仿制原料药龙头地位逐步稳固。未来3-5 年,公司三大驱动力将逐步落地,一体化布局进入利润兑现期:(1)原料药产能进入释放期,现有1000 吨造影剂API 产能,募投产能+定增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24 年原料药产能合计将达2555 吨。考虑到全球原料药行业1.3 万吨原料药需求,且全球仿制制剂份额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原料药长期有望达3500-4000 吨,带来35-40 亿收入,相较2019年11.65 亿原料药收入,有数倍成长空间;(2)三大制剂批件落地,国内市场最先实现销售。根据米内网数据,已获批品种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终端市场规模近90 亿元,以及储备品种碘佛醇、碘美普尔、碘普罗胺、钆贝葡胺等终端市场规模60 亿元,国内制剂市场有望通过3-5 年时间抢占20%份额,带来30 亿收入贡献,至少5 亿元以上净利润。
制剂出口道路未来可期。海外造影剂市场相对中国市场而言,增速较慢、材料报批因市场不同而差异较大,需经历较长时间摸索。一方面,司太立2018 年收购海神制药,获得其旗下IMAX 爱尔兰的碘海醇注射剂批件,在欧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上海制剂子公司在获得注射剂批件后,有望在海外市场同步申报。结合区域市场切入及竞争格局综合分析,亚洲及欧洲市场预计为司太立最先切入市场,根据IMS 数据,2019 年欧洲和亚洲局部市场(除中国外)合计规模在19.5 亿美元,若以15%市占率预计,则公司制剂有望做到近3 美元收入规模,1 亿美元利润目标,长期空间值得期待。
市场对公司价值存在低估。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6、4.23、6.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1%、65.5%、45.9%,对应 PE 分别为63 倍、38 倍、26 倍。对公司采用相对估值(PEG 对比)方法进行估值,目标市值212 亿,相比2021年1 月14 日总市值162 亿元,还有30.9%的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产风险、竞争格局变化风险、制剂销售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