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行情数据显示,中铁工业股价盘中最低触及7.69元,创2014年12月12日以来新低。近一年来,中铁工业累计跌幅达18.05%。
中铁工业本周融资净偿还763.76万元,居交运设备板块第四
中铁工业本周(2021/07/12-2021/07/16)累计跌幅达2.15%,截至7月16日最新股价报收7.75元。从增量上来看,7月12日至7月16日融资买入交易规模3160.75万元,融资偿还规模3924.51万元,期内融资净偿还763.76万元。从存量上来看,截止7月18日,中铁工业融资融券余额5.7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规模5.46亿元,融券余额规模3068万元。
中铁工业本周两融资金延续回落态势,融资余额已连续4周降低累计达3412.04万元。在两市2067家融资融券标的中,中铁工业期内融资净买入值排名第1525,期末融资余额排名第689。按东财二级行业分类的融资融券标的统计情况来看,在所属交运设备板块中,中铁工业本周融资净买入额排名10/13,期末融资余额行业排名3/13。
年中盘点:中铁工业半年跌5.73%,跑输大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收盘,中铁工业报收于8.10元,较2020年末的8.59元(前复权价)下跌5.73%。1月14日,中铁工业股价最高见9.62元,最高点相较年初最大涨幅达到12.01%,6月30日盘中最低价报7.94元,股价触及上半年最低点。中铁工业当前最新总市值179.95亿元,在交运设备板块市值排名5/34,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891/4445。
沪深股通持股方面,截止2021年6月29日收盘,中铁工业沪深股通持股市值986.66万元,较期初减少1229.17万元;沪深股通持股量占A股比值为0.05%,低于期初的0.11%。
融资融券方面,截止2021年6月29日收盘,中铁工业融资余额5.7亿元,较期初减少6653.54万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3.1%,低于期初的3.28%。
大宗交易方面,截止6月30日收盘,2021上半年中铁工业共计3天出现大宗交易,交易笔数共计3笔,交易金额共计5.04亿元。
个股研报方面,上半年中铁工业共计收到1家券商的4份研报,最高目标价15元,较最新收盘价仍有85.19%的上涨空间。
中铁工业(600528):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1% 钢结构持续提供增长动力
类别:公司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满在朋 日期:2021-07-18
事件:
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222.57 亿元,同比增长31.08%,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折合人民币12.66 亿元,同比增长10.63%。
报告要点:
Q2 单季度订单略有增长,钢结构提供主要增长动力上半年新签合同额222.57 亿元,同比增长31.08%,Q2 单季度同比增长9.20%。按业务类别划分,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新签合同额51.34 亿元,同比下降7.67%,主要是由于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所致,国内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29%,该业务新签合同额Q2 单季度同比下降10.33%;工程施工机械新签合同额5.83 亿元,同比下降15.87%,Q2 单季度同比增长0.56%;道岔新签合同额31.41 亿元,同比下降8.31%,Q2 单季度同比下降29.31%;钢结构制造与安装新签合同额119.04 亿元,同比增长81.34%,Q2 单季度同比增长42.78%,为新签合同额的主要增长业务。
下半年专项债速度有望加快,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平稳回升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投资对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望继续得到发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2.4%,较1 月至5 月略降。作为地方基建资金主要来源的专项债,2021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共发行新增专项债达1.0029 万亿元,同比下降约55%,为了完成全年3.65 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发行任务,还有约2.6 万亿元专项债待发行,预计下半年专项债发行和基建投资速度有望加快。
盾构与钢结构应用场景拓宽,新老基建持续作用于公司成长公司的钢结构产品以往集中应用于传统的跨江跨河项目建设,如今应用场景得到拓宽,在市政、高速公路等不同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订单大幅增长。公司隧道施工专用设备在引水工程、铁路、公路和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逐步从轨交水电的传统领域向地下空间开发和能源等领域扩展。
十四五规划及2035 远景目标明确,补齐传统基建短板、推进新型基建依然是工作主体,预计未来铁路、公路、城轨、地下空间开发等新老基建的市场空间将持续加大,公司作为基建高端装备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1 至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1/25.27/31.20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8/7/6X。考虑到公司盾构机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2021 年基建投资低于预期;技术研发进展低于预期;资产减值风险。